全球互聯網一直在體制之外發展,形勢喜人,但是“惶者生存”。5月13日,互聯網域名及管理機構ICANN首席執行官羅德?貝克斯托姆(Rod Beckstrom)表示,隨著連接到互聯網的設備數量激增,互聯網域名面臨告罄的危險,除非有關組織制定新版本的網際協議。
貝克斯托姆稱,目前“網際協議第四版”(ipv4)地址僅剩8%或9%左右,因此需盡快出臺第六版(ipv6)標準。同時,愛立信首席執行官衛翰思Hans Vestberg今年早些時候就曾預測,到2020年時,全球將會有500億個裝置接入互聯網。
資料顯示,互聯網于上世紀80年代向公眾開放以來就一直使用Ipv4標準,該標準僅支持數十億個IP地址,而ipv6則可支持數萬億個。除了電腦和手機,目前攝像機、音樂播放器和視頻游戲機等裝置都支持上網功能,每件裝置都需要自己的IP地址。
上網的人都會接觸域名,比如新聞愛好者會記住sina.com.cn,找東西會訪問baidu.com等。有了這些域名,我們不用再去記憶枯燥的、冷冰冰的IP地址,免去了因為更換服務器帶來的地址變遷的煩惱;有了域名,商家就有了在互聯網上使用吸引眼球、彰顯品牌的名字來標記自己產品和觀點的大好機會。可以說,沒有域名,就沒有現代互聯網。
但據CNNIC最新統計數據顯示,我國網民總數已達4.04億,我國域名相關產業規模超過42億元。截至2009年底,國內網站數量達到323萬個,年增長率12.3%,這些數字折射出巨大的IP地址和域名需求量。因為,業內人士提醒,現在是域名注冊和投資的大好時機,在目前資源稀缺時更應該抓住域名注冊的絕佳機會。
然而,相關權威調查顯示,我國用戶對域名認識和保護力度仍然相對薄弱,域名注冊量滲透率相對較低,不少中小企業以及創業個人都在無形中痛失商業利益與機會。保護域名,保護自己的品牌和利益,成了眾多企業務必關注的重要任務。15年來,中國發生了多起域名沖突案例,開心網和千橡的域名官司就是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。
業內人士表示,防御性保護,是企業在進行相關域名注冊的時候,同步注冊很多跟該域名息息相關的域名,避免以后產生不必要的麻煩,這種現象在國外已經很成熟,目前國內企業對這方面的重視才剛剛開始。另一種就是品牌型域名的保護,這種域名是指企業在成立之初就捆綁了相關的域名,在進行品牌的推廣的同時也在進行域名的推廣。這一類的域名推廣一定要求企業做得很到位,否則日后也會給企業帶來很多麻煩。